学院风采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正文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八期“山外”校友会客厅活动成功举办

2025-04-15 点击数: 打印    

413日下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八期“山外”校友会客厅活动在7301教室成功举办。本期活动由外国语学院“山外”生涯指导工作室主办,以“外语人的价值双螺旋——学术基因与社会责任的融合”为主题,邀请外国语学院90级校友、翻译系李彦文教授,外国语学院97级校友、连续五年获评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韩佶颖教授担任嘉宾,2022级英语系本科生陈曼妮主持,来自各年级近100名学生参加活动。

活动中,李彦文以自身从省外办翻译专家到跨学科研究者的转型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外语人在政策咨询、国际传播与翻译教学领域的桥梁作用。她以“原生家庭”为线索,回顾了自身学术培养和奉献社会的成长历程。无论是家庭的爱与鼓励,还是山大外院的培育滋养,以及初入职场时的良好开端,都成为了她作为外语人的学术和职业发展的底色,也希望山大外院能够为同学们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外语学习中融入社会责任感,以翻译实践推动文化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

韩佶颖则从教育学与外语学科的跨学科视角,分享了如何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外语教育研究。她认为外语学者应突破学科边界,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等工具实现学术突破,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动力,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教师发展与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鼓励青年学者以“小步创新”的方式探索学术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互动环节中,嘉宾们围绕外语人如何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学术论文文献阅读及写作能力提升”“AI时代外语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讨论。李老师认为外语人应以语言为工具,深耕目标国文化与国情,成为国际传播中的有心人老师建议青年学者通过“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掌握研究方法,在实践中寻找学术灵感。围绕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两位老师认为,当代青年学生需自洽而圆满的个体姿态,把握时代机遇,以语言为桥梁推动文明交流与社会进步,书写外语人的时代担当。

 

本期校友会客厅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在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经验。活动不仅深化了校友与在校学生的情感联系,更启发广大青年学生认识到外语人应在学术追求中融入社会责任,在跨学科融合中寻找创新契机。

李彦文,法学博士(国际政治),教授,博士生导师。口笔译实践与教学方面,累计担任口译时长超过5000小时,为省内重要国际活动的资料担任笔译和译审累计超过700万字,编译超过200万字,正式出版物超过200万字,先后为BTIMTI学生教授《口译专题》《外事传译》《同声传译》《联络口译》《接续传译》《翻译职业与翻译伦理》等课程。人文社科跨学科研究方面,长期从事国际政治与全球治理、国别与区域研究、生态政治与生态文明、政策调研与智库研究。累计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14项、国家级课题2项,发表CSSCI来源期刊12篇,出版2部学术专著,单本40万字以上译著2部,发表编译论文150余篇,在《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发表理论文章10篇。曾获全省外事系统年度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山东省政府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智库创新项目特等奖。2010年获“山东省十大杰出翻译”荣誉称号,2024年获翻译行业最高荣誉“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荣誉称号。《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山东省地方标准》制定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省外事翻译专家库特别邀请专家;山东省翻译协会秘书长;山东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理事。

韩佶颖,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交流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后。现任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东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7)、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2023)。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国外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Language &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客座编辑。2021年以来连续5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研究方向为教师发展、外语教育、课堂环境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如Computers & Educ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System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现代外语》、《外语界》、《外国教育研究》等发表论文60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研究课题、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港澳台合作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

 

编辑:朱迪    

Copyright © 2022  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Student Career and Entrepreneurship Guidance Center,SDU.

  • 就业服务号

  • 就业订阅号